老年教育在中国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创新工作,在建设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已成为广大老年学员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的学习基地,成为新知识、新文化的传播基地,营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广大老年人最欢迎和满意的教育园地、文化广场。
要办好老学,校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校长对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不能办好一所老年大学?怎么样办好一所老年大学坚持什么宗旨办好一所老年大学?如何因校制宜办出自己的特色?这些都是作为每一位校长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校长不是静的概念,校长是动的形态,既是名词,也应该是动词。校长足老年大学的领导班子,或叫团队的引领者、实践者、探索者,是首要的肩负重任的管理者。我对老年大学校长的基本概况作过分析。我国老年大学校长大体有几种类型:一是长期从事领导工作的老同志,在本地区有一定威望,热心老年教育事业.既可通天.又重务实.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如福建老年大学校长、广州老年干部大学校长、天津老年人大学校长、景德镇老年大学校长、泉州市老年大学校长等:二是从事老干部工作的负责同志,他们既熟悉离退休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和需求,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热爱老龄事业和老干部工作,如山东老年大学、青岛老年大学、吉林老干部大学、辽宁老年大学校长等:三是长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的负责同志,他们具有教育专业优势,对教育比较熟悉,懂得教育规律,又热爱老年教育事业,如金陵老年大学、宁波老年大学、上海老年大学校长等。
中国老年大学事业得以健康发展,得益于这批政治方向明确、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的理论功底、社会影响大,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有开拓、创新、务实、奉献精神的精英队伍。事业是人生的精华,强烈的事业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最近,我看到泰戈尔讲过一段话:“有些人如此幸运,他们那颗富有感情和关爱的心灵,总是把他们的理想、慈爱和想象投射到世界的某一特定事物上去。”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创新和追求,一批批创新开拓者、一位位求真务实、富有奉献敬业精神的老年大学校长,催生了老年大学、发展了老年大学。这批素质比较高的老年教育开拓者,正是用理性、务实、踏实、肯干的开拓精神,自觉办学兴教。用平等、民主、尊重、个性,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老年学员服务。兢兢业业为老年教育事业克己复业。正是他们用崇高、大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弘扬事业,推进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有位哲学家,把人生境界划分为4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从事老年教育的校长,完全根除了功利境界,从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创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人的一生总要做事,不是做这种事,就是做那种事,一旦把自己热爱的事,做出了功绩,做出了光彩,做出了辉煌来,一旦做出兴趣和情意来,做出阳光和快乐来,他的人生就获得了春天和希望。我接触不少老年大学校长,他们那种超越自己的大气、胸襟和气质,他们那种不斤斤计较、舍小取重之涵养,一心扑在老年教育事业上,他们那种站在战略高度、头脑清醒、意志坚强、追求创新的品格,都深深地感悟着自己,他们是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优秀团队。
每当我翻开《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研究》、《上海老年教育研究》、《广州老年教育研究》等报刊,看到不少老年大学校长亲自撰写学术论文,探索中国老年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经验,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重庆罗淑芳同志写的“我当老年大学校长的体会”:上海郑令德同志写的“办好老年人满意的老年大学”:天津马贵觉同志写的“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办学实践和理念”:景德镇杨肩村同志写的“中国特色老关于加强老年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武汉杨占光同志写的“老年大学需要树立和培养良好的校风”:浙江临海丁风星同志写的“试析我国老年大学管理的基本原则”:福建泉州高厚生同志写的“创建老年大学示范校的探索”等文章,使自己学到不少知识,深受教育和启发。
老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又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创新领域,更是一种在时代进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教育系统工程。
作为一名老年大学校长,需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老年教育,坚持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因为,办学的思想理念是办好老年教育的灵魂,“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都影响着清华、北大、复旦大学所有的人,历经百年不衰,与时俱进,至今已成为清华、北大、复旦大学发展的灵魂。这些院校既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在我国各个学科的带头人,也为国际和民族繁荣富强培养出国家级战略家、思想家和领导人,令世人瞩目。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仅仅走过了26年的艰辛而成功的历程。虽然,我们不可能同这些著名的大学相比和不可参照。但是,作为教育思想的培养和凝炼,它们自然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