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中国持续加快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使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发展的急迫性凸显。
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据此测算,我国老年人口已近1.78亿。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发布会上表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而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翟振武表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还会继续加快,未来二十年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并将于“十二五”期间迎来第一个人口老龄化冲击波。
另据人口计生委估计,60岁以上老年人将从“十一五”期间每年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期间的每年增长800万,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2亿。
一方面是迅速而至的人口老龄化,而另一方面则是国民总体未富的特殊国情,这决定了中国没有可供借鉴的样本,而必须独立地探求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道路。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方针之一,有观点指出,应对老龄化问题不仅关系到老龄人口的生活,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观点指出,如果“十二五”期间老龄化问题得不到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大山即将倒塌”。
事实上,老龄化进程提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严峻的挑战,还是巨大的机遇。社会跑步进入老龄化,意味着与老年人相关的消费需求将呈现跳跃式增长。业内一致预期,目前我国仅7000亿元产值的银发产业,有望在“十二五”加速驶入快车道,迈向万亿规模。
而在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各方力量中,除了政府的作为以外,社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无疑是有益的探索。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中国房地产报社共同主办,将于6月24日~2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高端论坛”正是为了聚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养老产业及养老地产的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必将在探索应对老龄化的道路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有远见和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开始筹谋养老地产的布局,甚至已经在这一领域中有所作为。但纵观全国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养老地产项目,还鲜有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政策配套不完善,融资渠道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足,以及养老地产项目与传统地产开发商业模式的差异等因素仍然是房地产行业进军养老产业的屏障。
因此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国内成功项目模式的学习,甚至失败经验的吸取,均是瞄准这一发展领域的企业及机构迫切需要寻找的珍贵资源。
在前两届论坛上,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大陆重点城市的政府管理者、金融、学术、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及配套服务等多位相关领域的嘉宾,已将养老产业尤其是养老地产行业的产业链组成,以及养老地产项目开发的必要环节进行了梳理和分享,获得了行业听众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第三届“中国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高端论坛”将聚焦养老产业及养老地产的实操层面,更专业、细致、明晰地详解“十二五”规划中的养老政策,养老地产与城市运营,养老项目的投资、运营、商业模式等话题。
而此届论坛的另一个亮点是中国房地产协会老年住房委员会的成立仪式,该委员会同样是为了应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趋势,希望对中国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做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