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汉沽现有户籍人口17.4万人,其中60岁以上城乡老年人口2.98万,占总人口17.11%。汉沽民政局“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立足汉沽实际,推行“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同时,通过汉沽志愿者协会,吸纳社区志愿者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将具备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补充到居家养老培训和服务等环节中去,形成人人为老助老服务的浓厚氛围。
汉沽通过推行“三位一体”养老模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汉沽老年群体的生活、生命质量,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个性套餐”成就居家养老
汉沽在开展居家养老时,针对老年人需要提供服务,不拘内容,形式多样。采用了菜单式选择服务,附带各种个性化服务,并对各项服务进行量化,老年人根据需求选择“套餐”,也可以对“套餐”进行微调。
为保证居家养老各项服务质量,汉沽建立了社会化监督评估机制,在社区由居民代表组成居家养老“检查小组”,依据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居家养老服务员职责,入户了解服务情况。在开展社区医疗,家政服务,心理护理,陪护就医,聊天服务,代购物品、代缴电话费,理发洗浴等服务的基础上,民政部门还借助机构养老优势,拓宽服务范围。定期安排养老机构专业医生进入社区,为老人们进行身体检查,做到小病不出家门,大病接受跟踪服务。节日期间邀请滨海艺术团和民间戏团等团体为老年人现场演出,满足居家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年内再建俩老年服务场所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托老服务。
汉沽目前已经在16个社区建立了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今年还将再建一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一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
已八旬的退休老教师李华清居住在七星里社区,他的儿女均在外地工作,夫妻俩不喜欢请保姆,也不愿意住到养老院,就选择社区的日间照料服务站。李老师说:“不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熟悉的环境,早晨出门在社区可以与一帮老人们娱乐聊天,一日三餐可以在那里解决,开心过完一天后回家美美睡个大觉。”李老师描述了自己一天的生活。
汉沽以各街、居委会为站点建设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内设休息室、文体活动室、阅览室、健身康复室、医疗保健室、老年人学校等日常活动场所,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
打造机构养老示范基地
汉沽社会福利院是汉沽区域内唯一一所区属国办养老机构,和汉沽老年公寓、汉沽敬老服务中心以及天津市截瘫病人疗养院一起,实行四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75岁的王连芬老人,入院时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极为不规律,昼夜颠倒,生活不能自理。护理员24小时陪伴老人,定时为老人翻身、按摩做康复训练,每天用勺子一口一口把饭送到老人嘴里。看到老人被照顾得这么好,家属们放心了。现在,福利院里有很多老人,都是自己主动向儿女要求住进来的。老人们说:“在这里,有专人照顾,比儿女精心,生活得更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