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养老产业的发展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是机构养老需求的增大与养老机构床位的供应不足,这一矛盾将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养老阶段,而变得更加尖锐。由于需求对象的特殊性,养老产业风险较高,利润回报预期较低,使得资本迟迟不愿进入该产业。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发展养老产业的社会效益又是巨大的,不仅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又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全国养老服务研讨会——养老产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高龄化的社会,迫切需要大量养老服务人才,但由于我国的养老服务人才市场尚未形成,导致养老服务机构等养老产业人才匮乏,专业化建设滞后。“目前,全国养老服务机构39700家,拥有259万多张床位,老年人口接近220人。但养老服务队伍不足30万人,拿到职业资格证的人数更少,为24840人。”
农村敬老教育亟待加强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赡养父母,天经地义,更不能讨价还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山区农村,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的现象并不鲜见。
穗全国首家“开放式”养老院 让老人活得有尊严
“开放式养老院保持了老人与社会的联系,不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孤独感和无能感,让他们活得更加有意义,更加有尊严。”
养老产业发展呼唤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
有专家分析认为,养老服务业必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转型的支柱产业。不过,要想让养老产业发挥出这样的作用,眼下必须让这个市场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独子养老时代期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独子养老时代的来临使得老年服务业成为了一项朝阳产业,作为一项极为特殊的第三产业,既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产业密切联系,同时将是超过1000万人就业的主渠道。我们要让养老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的一项主导产业。”那么,目前我国养老产业遇到了什么瓶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