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2-10-4
新闻中心
养老动态
养老会议企业介绍
关于我们内部通讯
养老保障养生保健
旅游养老爱晚工程
寻求资金
寻求项目
人才交流社工动态
养老社工下载中心
会员章程会员登陆
找回密码会员注册
 
夕阳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夕阳红 > 信息内容
各国养老求解:新加坡老龄化最严重 文莱百姓最幸福

  人口老龄化,正成为困扰全球不少国家的现实问题,由此,养老制度更加引人关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养老金专家莫尼卡·奎瑟曾于1990年代指出:“劳动人口老龄化将是决策者在未来20年内面临的最大的经济挑战。”起初,老龄化现象是欧洲人关注的焦点。而如今,亚洲国家也进入老龄化担忧。据联合国人口司估计,到这个世纪中期,全球老龄人口将首次超过儿童人口,这将导致养老金体系的崩溃与生活水平的下降。

  亚洲各国的养老制度各有利弊。不过,为了“老有所养”,各国绞尽脑汁,试图为公民所缴纳的养老金与财政支出找到一个平衡点。且来看看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的养老制度的利弊所在吧。

  新加坡

  特立独行 “中央公积金”养老

  新加坡的养老保险为社会保障基金又称为“中央公积金”,它是一项储蓄和保险兼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当今世界众多传统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中是较为成功的。

  50多年来,这项制度已由一项简单的老年储蓄计划逐步演变为向社会所有人提供养老、购屋、医疗保险、资产增值、家庭保险等广泛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促进新加坡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55年,新加坡创建中央公积金制度时还是英国殖民地时期。当时,人民生活困苦,老年人生活没保障。在中央公积金制度下,养老保险资金完全来源于雇员和雇主的强制储蓄。该制度创建50多年不仅解决了国民养老问题,而且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1983年,中央公积金累计达200亿新元,1986年达到370亿新元,1990年公积金存款余额相当于新加坡GDP总量的5%,占国民储蓄的11%,覆盖率90%以上。为了确保低保收入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年轻人晚年生活保障,新加坡政府1987年提出了公积金会员的最 低存款额度要求和家庭保障计划,对中央公积金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1968年,政府动用公积金存款购买政府建造的公共住房的“公共住屋计划”开始实施。此后,新加坡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陆续推出了退休、保健、住房、家庭保障、增进资产等大类16项计划,使一项简单的养老储蓄制度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设免费午餐,不让下一代人负担上一代人养老福利开支”,这是新加坡的全新策略。

  政府从政策上想方设法通过资产增值来调整国民财富分配,如允许会员利用公积金进行产业投资,面向广大成员发售优质股票等,让社会成员分享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为国民自我养老奠定财富基础。到1998年,用来偿还住房贷款,投资股票和购买私人房地产的公积金额高过800亿新元,人均达到28571新元,折合人民币13.133万元。另有850亿元的公积金存款,人均30357新元,折合人民币14.114万余元公积金存款。两项相加为27万元人民币,可观的财富不仅使社会成员有了可靠的个人养老资源,而且培育了个人努力工作和对自己未来及家庭负责任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其个人账户的基金在劳动者退休后可以一次性连本带息地领取,也可以分期分批领取。

  中央公积金制度历经50年沧桑曲折,人们对这一制度从不理解到普遍接受、积极参与,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如今,新加坡正成为典型的老龄化国家,正在积极改革和创新养老制度。此外,新加坡公务员也参加公积金储蓄。

  具体做法: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实行会员制,即所有受雇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是公积金局的会员,无论是雇主和雇员都必须按雇员月薪收入的一定比例向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

  自1994年7月1日起,公积金按雇员月薪的40%比例缴纳,由雇主和雇员各付一半,雇主支付的部分可计入企业生产成本,雇员应付的一半则在发薪前扣除。

  每月的最高缴纳额以月薪6000新元为上限,即雇主和雇员每月缴纳额各不超过1200新元。会员缴纳的公积金款项分存入三个户头,即普通户头、保健储蓄户头和特别户头。普通户头的存款可作为购置屋业、获批准的投资、保险、教育和转拨项填补父母退休户头之用;保健储蓄户头的存款可作为支付住院和医药方面的费用,特别户头的存款则作为保留作晚年和应急之用。

  随着会员年龄的增长,存入保健储蓄户头的比例会逐年提高。

  利:

  新加坡强制储蓄与盘活资产相结合,千方百计惠及国民。它不像有的国家的养老制度,采取政府大包大揽,官办体系尽管保证了管理的权威性和政策性,但产生了高成本低效率、官僚主义甚至腐败等弊端。

  其次,它妥善解决社会养老保险性债务,告诉世界社会养老保险不要步入国家福利主义的误区。

  弊:

  新加坡企业和劳动者的投保费率过高,致使企业和个人负担较重。

  有数据表明,新加坡企业由于人工成本高,其企业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数据表明,新加坡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比中国香港弱50%,比中国台湾弱15%,比韩国弱35%。

  泰国

  制度缺失 强调家庭赡养

  泰国社会步入老龄化,但养老保障制度缺失。泰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600万,约占总人口的10%。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去年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指出,根据目前人口发展趋势,到2025年,泰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 1320万,预计占总人口17%;也就是说,平均每6.8个劳动力就要赡养1名65岁以上的老人。联合国设定的标准,达到这一比例,是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

  一套完备的养老保障体系,事关国家经济发展,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保障方法。但是,泰国政府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养老保障体系。

  泰国政府向来主张,赡养老人的责任应由家庭、社区和社会承担,而不应仅仅依赖政府机构。然而家庭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使这种观念受到挑战。与此同时,当前泰国政府养老福利措施的缺失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泰国政府直至1992年才出台《国家养老长期行动计划(1992年-2011年)》,拟定了一些保障老年人福利的政策措施,包括培养老年人“自立谋生”的意识和技能、向老年人传播预防疾病和营养保健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鼓励社会福利机构为老年人、尤其是低收入或无人赡养的老人提供服务。

  尽管有相关政策出台,但在具体落实方面却进展缓慢。泰国社会保障署直至1998年才出台法定退休金制度,退休职工每月可领取1500泰铢(约合42.9美元)至2000泰铢(约合57.1美元)的养老金。但这在城市里甚至难以糊口,而那些没有被纳入政府福利体系的人员,如农民或没有固定工作的城市老人,连这份福利也无法享受。

  政府每年给贫困老人三四千泰铢的补贴,这笔钱平摊下来,每人每天还不够在城市里买两碟米饭。可事实上,仅有一小部分贫困老人能够领取这份微不足道的补贴。

  老年病患的医疗费用,对一般家庭而言向来较为沉重。于2001年起实施针对低收入阶层的“30铢医疗计划”凡泰国公民,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后,即可拥有一张类似医疗保障卡的证件,凭此证可在政府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

  具体做法: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泰国也逐步建立了适合其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泰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大致包括两部分:一是公共部门,二是私营部门。但即使在这两个部门内,不同的群体仍实行不同的制度形式,其管理体制也是分割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享受到真正的社会保障。

  就中央政府公务员而言,现行制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养老金,实行现收现付制,由财政部直接管理,工作满37年后即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基本养老金。二是从政府养老保险基金获取的强制性补充养老金 ,平均工资替代率在30%左右。

  利:

  泰国社会传统和老年人现实需要,大多数情况下,赡养老人的主要责任仍应由家庭成员来负担,因为来自于亲人的关爱照看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弊:

  老人缺衣少食,缺少物质支柱。泰国应扩大政府或私人福利机构的建设和覆盖范围,为那些无人赡养的老人提供庇护。政府也应通过立法,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

  印度

  花样繁多 层次不同

  作为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养老保险立法最早始于1925年的《长期基金法》。依据该法, 凡是印度城市服务工人及政府铁路工人的老年人和伤残工人都可以获得一笔养老金。其后,印度通过了《雇员国家保险法》《煤矿家属抚恤金计划》等。1972年,印度颁布了《奖金法》,建立了退职基金制度,将过去雇主随意发给退休工人的一笔长期忠心效劳的奖金变为法定的养老金部分。

  1995年,印度对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了雇员养老金计划(EPS)。它概括了目前印度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五个部分:1、老年人救助专案,由政府一般税收向65岁以上的贫困老人支付等额月津贴,并向其遗属提供一次性津贴。2、雇员养老金计划,属于强制性缴费确定型计划,雇员和雇主均以雇员工资的8.33%(雇佣工人50人以下的企业为6.25%)缴纳保险费,政府承担工资的1.16%,3、雇员公积金计划,也是强制性项目,设立个人账户,由雇主缴纳3.67%的工资建立基金,覆盖184个特定行业中拥有20名以上雇员的企业, 对符合法定条件的退休者提供一次性补偿。4、雇员储蓄保险计划,属于缴费确定型,由雇主缴纳0.5%的工资, 这项计划包含了EPF下的工人,要求按照基金积累给指定的受益人支付津贴。5、退休基金,这是针对10人以上 的工厂、煤矿、油田、种植园、港口、铁路、商店的雇员建立的专门老年保障计划,雇主单方面缴纳4%工资, 一次性给付待遇。在这些养老金计划外,还有针对1100多万名政府雇员的政府公积金计划,个人缴费率为6%。 还有针对银行、保险公司、邮政部门的养老金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及养老基金收益率低下等原因,印度对上述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一些改革,如改革雇员公积金计划,取消政府按基本工资1.16%补贴缴费的做法,基金转由专业部门管理,采用与新个人账户制度中相似的投资原则,每年对雇员年金计划进行一次精算评估,并公布于众。

  利:

  采取公积金模式,即采取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体现了一种自我负责的取向。同时还兼顾了家庭保障传统。在印度,子女赡养父母是一个古老的传统。

  弊:

  印度的养老金制度确实相当复杂,其特点主要有:一是制度安排特别分散,既有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的养老金制度,也有按照雇员人数多寡进行分类的养老金制度;既有单独的政府雇员养老金制度,也有按照银行等特定行业专门设立的制度,还有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因此,印度的养老金制度处于一种过度分割状态。

    文莱

  幸福养老指数高

  高福利政策,让文莱百姓成为全球最幸福的公民。

  文莱国王(苏丹)博尔基亚在位超过40年,为民谋福利,注重与民同富。博尔基亚执政以来,利用石油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全国人均收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度排名世界首位。如今,文莱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两辆汽车,人均年收入2.36万美元,遥遥领先于亚洲大部分国家。

  这么富有的子民,其养老制度是怎样的呢?

  国民教育、医疗全部免费,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平均可得到一笔养老费。如果老人生病,看病只是象征性地收一元钱。如果需要去其他国家看病,政府全额资助,且连飞机票、陪护家属在外国的吃住费用都由政府埋单。

  养老在文莱已经不是什么令人担忧的问题。文莱从小孩子出生时就开始享受到非常好的福利。5岁以下的孩子看病免费,文莱国民如果想出国留学,政府除全额资助学费,每个月还会向留学生提供相当于8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文莱的国民如果要结婚组织家庭,政府还会免费送一块土地给他们盖房子。没钱盖房怎么办?政府会提供免息贷款,还款期限至少30年。如果不想贷款建房,政府会免费送一套至少80平方米的公寓。

  这样的幸福生活,文莱老人的老有所养,得到了真切体现。养老制度和医疗制度全部配套,让老人无后顾之忧。

  文莱老龄化不明显,该国人口仅为1.3万多人,而年轻人每天工作仅为2、3个小时,多数时候,年纪上60岁的老人同样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

  利:

  无论是哪种养老制度,都离不开一笔养老钱。文莱老人不用给政府交任何钱,到60岁便可领取养老金,这在世界上,算是最幸福的公民了。

  弊:

  太安逸的生活,没有更多的奋斗与追求、光荣与梦想。

  马来西亚

  完善的雇员准备基金

  马来西亚联邦政府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国情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目前马来西亚已经建立起一套体系比较完善,并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马来西亚社会保障体系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养老准备基金,为社会各部门包括私人部门的雇员提供养老、住房和医疗方面的保障;二是社会保险机构,提供因公意外保险和病残退休金等保险;三是由劳动部管理的政府公务员退休基金,为退休的政府公务员提供各项保障;四是由社会福利部管理的社会福利,为贫困人口提供多种资助。其中养老准备基金和社会保险机构组成了马来西亚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

  按照马来西亚的《雇员基金法》规定,私营企业雇员必须按照其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经过40多年的演进,目前,这个缴纳比例已经具体地确定下来,即:雇员应当按其工资的10%缴纳养老保险费 ,同时雇主也必须按照工资的12%缴纳养老保险费。截止到1994年11月份,与1952年相比较,参加这项基金的雇员人数由52万人增加到了730万人,雇主的人数也由11.9万人增加到22.4万人,缴纳的基金总额由2700 万马元增加到730亿马元。

  雇员准备基金共分为三个账户。第一个账户是退休金账户,雇员从这个账户提取缴纳的基金,需要满足下述的两个条件之一:一是雇员年满55岁法定的退休年龄;二是雇员年龄不到55岁,但发生死亡、丧失工作能力或移居他国情况。并且在后一种情况下,允许雇员可以一次性全额提取基金;第二个账户是住房账户,雇员在55岁之前购买住房或者建造自用住房,可以根据购房或建房的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这个账户上的基金。雇员每满5年才可以提取一次住房基金;第三个账户是医疗账户,雇员治病的医疗费用,可以凭医院方面开具的账单从这个账户上进行支付。雇员未成年或没有生活资金来源的直系亲属,也可以利用这个 账户上的基金支付医疗费用。

  马来西亚政府于2012年6月提出了《2012最低退休年龄法案》,该法案尚未被议会通过。法案把退休年龄由目前的55岁提高到60岁,并规定,解雇不到退休年龄的雇员违法,将面临1万马来西亚元(约合2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利:很全面,周到的养老计划。

  弊:一次性提取,没有真正体现到退休金的实在。

  越南

  与中国养老制度近似

  越南社会保障制度从1947年实行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相关法律很完善,甚至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媲美。

  越南社会保险包括三大项:1、退休金和遗嘱待遇。2、生育和工伤待遇。3、医疗待遇。总缴费比例为员工月薪的23%,其中公司负担17%,个人负担6%。缴费时直接在员工薪资中扣除,由公司代为缴纳。越南自2007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规定,员工缴费比例自2010年始,每两年增加1%,直到增加至8%为止;自2009年1月1日开始,越南开始征收失业社会保险税,企业和员工各缴纳1%,外资企业社会保障费率最高达18%,外籍员工在越南免缴社会保险税。

  越南男性满60岁,女性满55岁,且缴费年限为15—20年,可以享受退休金待遇。

  印尼

  面临改革的公共养老金

  印度尼西亚养老金制度面临困境,亟待改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印尼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养老金制度的缺陷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原本不完善的印尼养老金制度,公共养老保险出现了巨额债务,给政府带来巨大财政压力。较低的养老金替代率降低了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这使得印尼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印尼养老金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公共养老金计划,另一个是企业养老金计划。其中公共养老金计划分为两部分,即针对公共部门人员的养老金计划,和针对企业雇员的公共养老金计划。针对公共部门人员的养老金计划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公务员的养老金计划 (TASPEN),另一种是军人的社会保险计划(ASABRI)。公务员养老金计划的主要特点是,在雇员退休时(56岁)或 在雇用期间死亡时,津贴实行一次性支付。1969年开始建立的养老金计划中,最初政府只是通过财政税收提供 基金,从1994年开始规定公务员必须缴费,缴费率为他们月收入的4.75%。公务员达到50岁并且为政府工作20 年就有资格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权利是不能转移的,公务员离开政府部门就将丧失领取养老金的权利。

  利:这将使现有的社会机制更有利于受益者,并将使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到包含更多的工人及其家庭。

  弊:养老新法案存在着很多缺陷。预计它对印度尼西亚的工人和整个经济可能产生影响。

添加日期:2012-9-12   浏览次数:34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养老单位查询 更多>>
养老单位全国分布图  
最新推荐  
·第二届晚晴亚美艺术家书画联展即将开幕
·效仿日本 保利寻找养老地产盈利新模式
·毕业生办养老院等免征营业税
·总干事吕斌参加中欧社会论坛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在京召开
·行业引导 企业参与 合力发展 社会养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社会保障绿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正式启动
图片新闻  
月度点击排行  
·青岛市窗口单位扎实推进“敬老文明号”
·吉安市13部门联合发文唱响“敬老月”
·晋城"敬老月"启动50个"敬老文明号
·烟台市鼓励民办托老所“尽孝”空巢老人
·青岛市窗口单位扎实推进“敬老文明号”
·察布查尔县开展敬老宣传月法律法规宣讲
·烟台市老龄办党员走进社区与老年人共联
·2020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4.5亿
·宜宾市常务副市长到市老龄办开展调研
·八师石河子市老龄办开展老龄政策法规宣
Copyright © 2009-2012 中国养老社工网 www.chinayanglao.org,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向军北里甲6号603  邮编:10002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