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关于《促进泰州市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福利领域,大力兴办民办养老机构,推进福利社会化。
九大利好助推民办养老 据市民政局统计,截止2011年底,泰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07万,平均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市“托老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10日,关于《促进泰州市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福利领域,大力兴办民办养老机构,推进福利社会化。
市区托老业供不应求 据统计,目前市区有养老机构21家,其中用于社会养老的公、民办机构5家,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乡镇中心敬老院16家,总床位数1987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2%。
市区东进小区内的红枫老年公寓负责人杨兆华介绍,老年公寓共有床位93张,现在入住率达到100%,住在这里的都是80岁左右的老人,最大的已经99岁高龄。
2008年开办的市社会福利中心的160张床位也已住满。已住在这里2年多的孙奶奶说,在这里,大家就像邻居一样,没事串串门、聊聊天,日子过得挺充实。
2020年养老床位达万张 “随着我市老龄化人口的增长,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正在明显递增,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处于高位态势。”市民政局副局长张亚坤介绍,目前市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大型养老机构缺失,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需求。
张亚坤说,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就是为了解决养老机构不足的问题,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福利领域。
根据《实施意见》,到2015年,市区将新建民办养老机构4家,其中1000张床位以上机构2家,老年福利设施床位总数达6500张,实现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口3%的目标。到2020年,民办养老机构总数要达12家左右,床位数达6000张,市区床位总量达10000张,占老年人口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