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福利国家,但也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为了应对高龄化的发展,提升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北欧国家逐渐摸索出很多富有创意性的方案与措施。本文将重点介绍芬兰政府为老人们安排的幸福生活。
芬兰政府和社会福利部门将重点放在家庭服务和上门卫生保健等各种辅助性服务上。在首都赫尔辛基,市政社会福利中心家庭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周上门服务1—2次,帮老人洗澡、购物、打扫卫生。卫生保健站的保健护士每周也来巡视探望。对于年迈年弱、行走困难的老人,社会服务部门专门成立了老人食堂,每天把热饭送到家中。社会福利部门还免费对老人的住房进行基础维修。同时,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添置轮椅、助步车等辅助用具。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芬兰开始兴建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集居住、饮食、娱乐、健身和保健为一体的新型住宅楼——老人公寓。每座公寓里都有受雇于住房肌份公司的“女主人”,向老人提供各种有偿服务。老人住在这里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有安全感。
而对心智健康存在障碍的弱势老人的悉心关怀,更能感觉出北欧国家养老制度管理体制中富有人性的一面。
在芬兰赫尔辛基,我们专门参观了一家有一定历史的DTCOR老人院,这家老人院可谓是北欧成千上万老人院的缩影。
DTACOR老人院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分收费和无偿两种,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能住进这里,主要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等收住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重点是老年痴呆病患者。
DTACOR老人院分为养老部、行动不便部、老年痴呆部等到,共有300多个床位。老人院内设医院、饭堂、桑拿浴室、健身室、洗衣房等。
老人院的整个管理工作细致而周全,老人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老人入住院前,先由护工与老人或家属一起制订护理计划。每个护工最多护理3人,有专门的医生为老人服务。管理上,大到房间的设施设备,小到给病人提供的食品、饮料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老人院有统一的厨房、餐厅和娱乐室等,老人可以在饭后一起收看电视,互相沟通。参观的时间正近午餐时间,记者在行动不便部餐厅看到几个老人在等吃饭。见许多人拍照,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笑容可掬地说:“你们对着我照相,是不是我很漂亮?”老人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叫玛丽,已经96岁了,说话幽默,对人友爱,虽然行动不便但对生活仍然充满热情。
我们还参观了老人院的内设医院,医院不大,但科室及医务人员的配置都齐全,能处理好老人院里老人的常发病症。
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多住单间,这里也独立套间,内含厨房、卫生间,套间设有特别的方便装置。比如床上有起身机,一来方便老人的起居,二来也可以让老人自己做些锻炼。这种独立套间的费用也比较昂贵,每日需150欧元。
这么昂贵的费用老人或其家人能承担得起吗?负责人告诉记者,交费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其服务的方式,政府会从老人的退休金里扣除80%,剩下的20%全部由政府承担。一个长期居住的老人的平均费用是每月3500欧元,但老人的月平均退休金每月大约是1500欧元。因为芬兰还规定政府每月必须给老人预留最低生活费,所以政府承担的部分实际远高于20%,对于芬兰政府来说,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非常重的负担。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富裕的福利型国家,也许他们的养老模式及生活方式在中国没有直接可借用性,但他们的一些生活理念和方式却值得我们去深思。
来源:《晚晴》 2010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