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名誉会长 宋春华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中房协,也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对我们这次研讨会的召开和中房协老年住区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第十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用数据说明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还在快速的推进,我认为中国的老龄化不同于西方,包括日本的老龄化,这里面不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
第一,我们的人口基数大,我们的城镇化率快速的增长,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们的人口红利现象渐渐地隐去,养老的压力在加大,老年的问题十分突出。国外不是这种情况。
第二,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我们还不富裕,中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第三,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快,家庭结构的趋向,空巢老人增多,这样就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遇到了新问题。以前可以家庭养老,现在困难了。
第四,我们民政福利的养老机构量少质差,社会的养老机构还没有完全的建立和健全,市场化的养老服务能力缺口很大,发展养老地产迫在眉睫。
第五,面临迅速扩大的养老压力,我们在理论、在政策、在制度、在机制、在示范和推进等等诸多方面是缺乏准备的,甚至缺乏必要的准备。
应该看到这些问题出现在一个处在转型期的人口大国是有其必然性的,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积极的应对和解决。
“十二五”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应是其中之一,为了实现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立六个体系和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我认为关键是要构建起实质性的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探讨和破解许多难题,我们要开阔视野,坚持创新、提出政策、落实措施,特别是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研究养老服务和老年住宅的契合点来进行需求和供给的对接。
比如说这种自理型的养老,他有自理能力但是他也需要养老,可以利用普通住宅,普通的住区实现分散式的居家养老,关键是普通住宅的规划设计应该适老化。就是普通住宅老年人也是适应的,我们这方面是很不够的,搞了他们多错层、跃层,那是给老年人用的吗?我们是搞的时尚,去追崇这种东西。那种间歇性的养老可以在普通住宅里面建设老年公寓,辅助于社区的老年服务中心,形成混合设计式的养老。那种完全需要护理的养老,由于需要全面的帮助和护理,应该由专业性更强的养老机构提供这样的服务,这种集中式的机构可以是民政福利的养老机构,更多的应该是市场化的社会养老机构,这就要求养老地产能够有一个更快的发展,以适应这种巨大的养老需求。
为了更好的促进养老地产的发展,还要研究如何发挥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运行机制,我认为政府除了搞好老龄事业规划以外,更要注重的是加快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要鼓励改革和创新。同时,要广泛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社区和老年住宅的开发建设,要整合社会资源更多的进入到养老事业。可以肯定的讲,老年地产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要做好市场调查,搞好规划设计,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行为特点,要设计和开发出新的系列的产品和设施,一边为养老提供优质的服务。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处在一个转型期,当前发展老年地产正当其时,中房协老年住区委员会的成立也可以说是应时而生,中房协愿意与相关部门、机构、社团密切配合,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共同搞好调查研究,做好示范性项目的建设,推动老年地产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的老龄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作为本届研讨会的支持单位,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这种跨界的年会或者是讨论会这样一些活动,这次研讨会将由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老年社区的开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的研讨,这是一次很好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对促进老年地产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地作用,在这里作为支持单位感谢大家的参与,也预祝我们这次研讨会能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