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老年人生活充满阳光 |
聚焦我市“银龄幸福和谐”工程
中国菏泽网讯
近日,从市老龄办频传喜讯:省“银屏惠老”、“银龄救助”和市级财政“银龄公寓扶持”等物资和款项陆续到达,体育和文化部门提供体育健身路径、文化图书,装备农村老年活动室……“银龄幸福和谐”工程的礼包,宛若严冬里流淌的股股暖流,温暖全市百万老年人的心窝。
“银龄保障”促进老有所养上台阶
据统计,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1万人,为切实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提高老年生活幸福指数,今年5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老龄事业的意见提出:市和各县(区)年满90周岁至99周岁的老年人,享受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的高龄补贴,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加逐步提高。有条件的县(区)可以将发放高龄津贴的范围扩大到80周岁以上。
我市“银龄幸福和谐”工程实施以来,紧紧围绕“老有所养”,全方位构建“银龄保障”体系。目前,全市815名百岁老人每月200元的长寿补贴金不折不扣地发放到位,单县对每位百岁老人在每人每月补贴200元的基础上再补贴100元。市开发区对辖区内8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实行养老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为111.3万名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条件的老年人,全部发放了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90多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70%以上。广泛开展“银龄安康”活动,全市参保老年人351413人,保费367.562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6.28%。
“银龄公寓扶持”打造温暖老人“家”
12月初,菏泽开发区爱晚老年公寓、巨野县万福园老年公寓、牡丹区森阳老年公寓、牡丹区九九老年公寓等4家养老服务机构荣获2011年度菏泽市“以奖代补”扶持项目。
为满足广大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促进全市城镇养老服务业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2-3个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每个扶持5-10万元。今年全市除有2家养老服务机构各获20万元省级财政扶持外,有4家养老机构获30万元市级财政扶持,有5家优秀养老服务机构和10名优秀养老服务员获得隆重表彰。全市发展各类老年住养机构185家,总床位3万张,入住老年人2.7万人。同时,全市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机构7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呼叫机构1家。
“银龄之家”老有所乐不再难
日前,我省实施“银屏惠老”第三期项目,再次向菏泽市村居老年活动室赠送18台液晶电视、DVD放像机和7台电脑,市文化、体育等部门分别向农村老年活动室配备部分图书和健身器材。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我市连续多年开展“闲置物品惠乡村”活动,利用机关闲置办公用品装配农村老年活动室,各级党政机关淘汰8000多件办公家具支持150余处农村老年活动室。
以郓城、曹县、鄄城、定陶为重点,狠抓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全市新建和规范村居老年活动室近5000处,全市80%以上的村居建有老年活动场所。每年培训老年活动骨干1500多人,成立保健操、太极拳、秧歌队等各类老年文体健身组织60多个,老年文体活动日趋丰富。
广泛开展全市十大星级银龄之家、十大星级老工委评选表彰活动,推动“银龄之家”健康快速发展。深入开展菏泽市十大孝星、十佳老人评选表彰和金婚庆典等活动,编辑出版《孝星之歌》等敬老图书,制作大型永久性敬老宣传牌和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社会舆论氛围。
“银龄建功”搭建老有所为新舞台
单县古稀老人朱启舜义务修路四十年,定陶七旬老人马常修倾其所有创办老年活动室,牡丹区退而不休的李长恒义务为老人读报16年。近年来,我市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开展菏泽市模范老人、十佳老人评选表彰活动等措施,涌现了一大批老有所为、再立新功的“模范老人”群体。
菏泽花冠银龄爱心志愿团自4月份成立以来,围绕创建文明城市组建环城公园监察大队,义务负责维护公园及周边的环境,深入“空巢老人”家庭开展帮扶活动,开展为老年公寓老人赠书、义诊、送戏等活动。截至目前,在市 区成立志愿服务队12个,巨野、郓城等成立了分团,发展注册爱心志愿者1000余人,开展开心志愿服务活动100多人次,各类好人好事2000多件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