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1—2015年)》本月20日正式出台。根据《规划》,我市今年将在香洲、斗门和金湾新建三家福利机构。同时,为了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今年底香洲区将开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这标志着我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正在一路小跑。
《规划》强调,到2015年,全市所有街道和50%的镇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所有的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都要开展居家养老及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实现全市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40张。
“我市目前距离《规划》的要求还较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全市共有民办养老机构10家,这些养老机构均位于香洲区,该区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25.7张,而西区的情况相差更远,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不到12张。
该负责人表示,为达到《规划》要求,我市将加大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尤其要加强西区福利机构的建设。而《规划》也明确要求,到2015年,香洲区要建有1所省一级以上的养老福利机构、1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其他各区要各建有1所省二级以上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接下来,香洲区将建一所省一级以上的养老福利机构,斗门、金湾各建一所省二级以上的社会福利机构。
该负责人还透露,今年底香洲区还将开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而拟在南屏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目前已经完成了施工图设计,高栏港区平沙镇的示范中心目前资金均已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示范中心得到了省市两级福彩公益金的专项支持,下一步将筹建。
规划亮点老年人紧急救援服务全覆盖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覆盖三级民政主管部门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与相关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及时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需求和资源供应信息。
同时基本建立紧急呼叫信息网络,并实现与120、119、110等公共平台的对接,基本实现区域内老年人紧急救援服务全覆盖。
逾九成养老护理员将持证上岗
《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市养老机构院长持证上岗率达到80%以上,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数与生活能自理的入住老人比例达到1:10以内,与生活不能自理的达到1:3以内。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鼓励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老年医学、护理类专业,开辟社会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建立职业化制度,引入社会工作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走专业化和职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