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2-10-9
新闻中心
养老动态
养老会议企业介绍
关于我们内部通讯
养老保障养生保健
旅游养老爱晚工程
寻求资金
寻求项目
人才交流社工动态
养老社工下载中心
会员章程会员登陆
找回密码会员注册
 
养老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养老动态 > 信息内容
明天,您的养老屋安在哪?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华中最大老年公寓引出话题

  省慈善总会康乐苑老年公寓近日动工开建,明年底,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汤逊湖畔,将崛起华中地区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老年公寓。

  据项目负责人昨介绍,这座总投资6.5亿元的老年公寓,可为3000名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社区式养老服务。公寓将采用最先进的养老模式,按国际“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的标准建设,配备了老年大学、康复养生医院、膳食坊、活动中心、图书馆、恒温游泳池、超市、开心农场,还有带孙子的幼儿园。在这里,养老不是普通的生活照料,还包括精神慰藉、文化养生、康复医疗、专业护理等。

  相比目前常见的养老机构,这座老年公寓无疑会令众多白发人好奇及憧憬。“打造高品质、多功能、大规模、兼具示范性的老年公寓,将是我省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的一次有益尝试。”省慈善总会副会长何运杰说。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而在湖北,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797.4万,占总人口的13.93%,高于全国0.67个百分点。到2015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994.22万,老年人口比重将提高到15.5%。

  明天,我们将如何养老?您的养老屋将安在哪里?

  居家养老仍是主要养老方式

  如今,随着老龄人口的进一步攀升,慢慢进入“4+2”状态,即2个独生子女照顾4位老人。养老问题,是老辈和小辈必须共同迈过的人生坎。

  一份针对城市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进行的专题调查显示,依照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和社会现实,居家养老仍然是当今主要的养老方式。老人不愿意进养老院,一则是养老观念,自古中国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家中有他们熟悉的环境和亲情,有他们盼望的天伦之乐,宁愿在家遭罪也不进养老院享福。其次一些养老院也存在让老人抗拒的因素,如暮气重;服务质量单一,设施简单;专业培训护理人员少等。

  “养老最重要的是有一副好身体。”武汉一家国企中层干部、55岁的刘先生说,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老人身体好,孩子的负担就轻些。刘先生的妻子有哮喘病,他打算到海南或深圳等温暖的南方买套房子,每年秋冬去住,将来房子还可以给儿子留下一笔可观遗产。

  荆州的黄家三兄弟在郊区合买了一个农家小院,打算退休后住进来,自己在门前的菜地种菜,闲暇时三兄弟打牌、聊天。“对老人来说,精神上的满足同样重要,几兄弟一起养老,不觉得孤独,还能互相照顾。”老大黄家辉说。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从总体看,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模式,但未来家庭养老功能将向社会转化,社会养老呈现流行趋势,尤其是“四二一”家庭结构中的老年人更加依靠社会养老。我省将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网络,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社会养老服务渐获认可

  18日上午,武汉市武昌区阳光福利院,记者见到85岁高龄的张伟婆婆,她正拿着自己年轻时的照片仔细端详,还即兴唱了一段汉剧《斩韩信》。

  老人精神不错,生活也都能自理,算是福利院内身体情况挺不错的一位。从2009年开始,除了几次住院,张婆婆一直住在福利院。她说,这里护工很细心,环境不错,就住了下来。

  福利院里还有10对老夫妻,80多岁的秦昌镕和徐慧芳就是其中一对。起初秦爹爹不愿意住福利院,拗不过婆婆决定试住一个月。后来,老两口决定在这里安家既解决日常起居,生病也有人照顾。

  院内还有好几位退休教授和高级教师。尽管有子女,但他们觉得在福利院,老人们住在一起不寂寞,也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平时老人们打牌、唱歌、跳舞,日子蛮有滋味。

  阳光福利院副院长陈细燕说,过去人们觉得送老人进福利院就是不孝,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养老如今渐得认可。

  家住武汉市武昌区胭脂路的叶安昌、裴慧文老两口,选择了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免费提供的日间托老服务。

  每天一大早,他们来到院里,和这里的老人们一道晨练、活动。中午在院食堂吃过午饭后小憩一会,两老下午又忙着下象棋、唠嗑、健身,一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荆州市沙市区朝阳街,70岁的空巢老人陶生孝则选择了居家养老。他身体还不错,生活能够基本自理,不愿意住到养老院去。

  “陶爷爷,给您送饭来了,都等饿了吧?”15日中午,朝阳街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易加梅用餐盘端着一份饭菜,轻轻敲开陶生孝家的门。

  “今天是些什么菜咧?”老人微笑着询问。“花菜炒肉,素炒三丁,还有番茄蛋汤。”易加梅将饭菜递过来。这温馨的一幕,在朝阳街每天上演。

  目前,我省共建立城市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近1000个、照料床位3000余张。

  养老服务人员难求难留

  “夕阳”事业下的“朝阳”产业,是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张烨教授印在名片背后的一句话,他藉此表达自己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需求前景的乐观。

  然而今年的专业招生状况,却让新任老年康复与管理系系主任的张烨有些困惑原定50人的招生计划,实际完成26人。而根据他之前的统计,仅在湖北,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就达30万人。

  抛开新专业认知度不高、前期招生宣传不够等因素,张烨认为导致新生缺乏报读意愿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目前养老服务人员整体待遇偏低、工作辛苦且社会地位不高。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年过40的护理班长李秀红每周只能休息一天,但不到2000元的月薪却让她切实感受到生活压力,更别说面对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所承受的身心付出,“除了体力上的,还要对他们保持耐心、时刻关心。”她坦言之前对家人都未必能做到。

  很多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养老服务人员的年龄层断档不容忽视。“年纪大了的干不了,年纪轻了的不愿来,能做事的大多是40岁至50岁的中年妇女。”武昌区社会福利院院长黄莉很是担忧。

  采访中,阳光福利院副院长陈细燕无意中说起,该院当天上午本有一位年轻女孩来应聘养老护理员,“她电话里一说来我们都很高兴,因为之前这里几乎没有年轻人。”然而,直到记者中午离开时,她们期待的人却始终没有出现。

  养老问题需社会携手求解

  养老设施总量不够、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服务队伍急需扩容,这是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截至2011年底,我省民办养老机构床位为2.2万张,公办城市社会福利院床位为2.6万张,民办与公办床位比例为0.85:1,而全国的平均比例为2.3:1。按照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需新增养老床位约10万张,除政府投资兴建约7万张以外,还需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至少3万张。

  近期出台的《湖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除了继续把推进居家养老、完善社区养老、加强机构养老作为工作重点之外,还明确提出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实施民办公助、推进公建民营,加快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使其成为机构养老的中坚力量。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教授表示,目前社会养老服务在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在养老设施配套、专业人才培育还是在服务理念更新上均有待完善。他表示,国内养老服务大多仍停留在对老人病患和日常生活的基础护理层面,已无法满足社会整体性、多元化的需求,从基础护理到整体照护都需要服务理念革新,更需要专业人才支撑。

  省民政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湖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我省将采取具体措施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培训机制,建立职业资格制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整体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社保待遇和社会地位,开发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并探索引入社会工作者机制。

  这位负责人还说,未来,无论在哪里养老,生活有人陪,养老有地住,生病有钱医,无疑是每个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追求,也是全社会应该携手共同的努力!


添加日期:2012-9-21   编辑:   浏览次数:45 责任编辑:杨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信息评论:
评论人:
评论主题:
评论内容:(200个字以内,不支持Html)
暂时还没有评论...
本页显示 0 条  共有 0 条      
信息声明:

浏览者可以下载本网站上显示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只限用于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无论是否在资料上明示,所有此等资料都是受到版权法的法律保护。浏览者没有获得本站或各自的版权所有者明确的书面同意下,不得分发、修改、散布、再使用、再传递或使用本网站的内容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承担(包括但不限于疏忽责任)。

养老单位查询 更多>>
养老单位全国分布图  
最新推荐  
·第二届晚晴亚美艺术家书画联展即将开幕
·效仿日本 保利寻找养老地产盈利新模式
·毕业生办养老院等免征营业税
·总干事吕斌参加中欧社会论坛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在京召开
·行业引导 企业参与 合力发展 社会养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社会保障绿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正式启动
图片新闻  
月度点击排行  
·长三角首个新型养老综合服务社区落户桐
·江阴:投入10亿兴办养老设施
·黑龙江省“敬老月”活动全面启动
·中共十八大欢迎中外记者采访 今起受理
·郑州市“银龄行动”暨“银龄之家”活动
·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推动
·山东省“敬老月”期间多项实事惠及老年
·山西省市级老龄工作检查圆满结束
·把村老年协会办成老年人开心的乐园
·30位退休专家获“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
Copyright © 2009-2012 中国养老社工网 www.chinayanglao.org,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向军北里甲6号603  邮编:10002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