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2-5-21
新闻中心
养老动态
养老会议企业介绍
关于我们内部通讯
养老保障养生保健
旅游养老爱晚工程
寻求资金
寻求项目
人才交流社工动态
养老社工下载中心
会员章程会员登陆
找回密码会员注册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中心 > 信息内容
中国式“以房养老”的现实磕绊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随着人口红利窗口的即将关闭,中国社会未富先老的趋势在所难免,应对养老问题正成为政府新挑战。

  日前,南京市民政局下发《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中,开展以房养老试点备受各界关注。银监会官员之前也曾呼吁引进以房养老制度。政府积极性固然颇高,但尚缺乏具备操作性的方案。应该说,在厘清一系列制度磕绊之前,以房养老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

  以房养老就是贷款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而我国现在房屋产权只有70年,等民众年老,他们年轻时置办的房产产权也就差不多到期。

  根据《房地产管理法》,土地使用权的续期必须重新批准,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否则土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的建筑物,都将被政府无偿收回。单单这一点就严重阻碍了以房养老制度的正常推行。而且,由于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即便70年产权自动续期兑现,还是会为该制度的推行埋下隐患。若不改革相关政策规定,届时只会带来一系列的纠纷。

  纵使刨除这一制度因素,老人拥有永久产权的住房,若考虑到其子女若无独立住所,一旦老人亡故,子女便会无处可住怎么办?在现有的高房价之下,两代人同住的情况十分普遍。也就是说,以房养老要想在中国顺利推行,两个前提必须同时具备:一是永久产权,二是独立住房。显然,短时间内实现这两大要素,可行性不大。

  而且,中国养老的最主体部分其实在农村,他们以房养老更是完全不可能。在房地产热潮席卷到最偏远的乡村之际,小产权房海量上市但却没有合法身份,宅基地价格猛涨,这虚幻的增值带来的只是农民的表面财富。银行无法认可宅基地和小产权房的抵押,这也成了阻遏农村以房养老的政策高压线。


添加日期:2012-4-26   编辑:   浏览次数:59 责任编辑:li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信息评论:
评论人:
评论主题:
评论内容:(200个字以内,不支持Html)
暂时还没有评论...
本页显示 0 条  共有 0 条      
信息声明:

浏览者可以下载本网站上显示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只限用于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无论是否在资料上明示,所有此等资料都是受到版权法的法律保护。浏览者没有获得本站或各自的版权所有者明确的书面同意下,不得分发、修改、散布、再使用、再传递或使用本网站的内容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承担(包括但不限于疏忽责任)。

养老单位查询 更多>>
养老单位全国分布图  
最新推荐  
·效仿日本 保利寻找养老地产盈利新模式
·毕业生办养老院等免征营业税
·总干事吕斌参加中欧社会论坛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在京召开
·行业引导 企业参与 合力发展 社会养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社会保障绿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正式启动
图片新闻  
月度点击排行  
·上门发放养老金体现服务精细化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将打造国家级养老
·惠州民办养老床位六成空置 护工短缺
·企退人员养老金可就近认证指纹
·上海养老机构床位数仅占老年人口3%
·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需要 加快
·证监会研讨减税 养老金入市可期
·社会养老科研项目启动
·物联网“云养老”博览会上唱主角
·“十二五”期末上海四十三万人享受社会
Copyright © 2009-2012 中国养老社工网 www.chinayanglao.org,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向军北里甲6号603  邮编:100020  [联系我们]